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旅游宣传>>视频宜春>> 正文

禅都问茶

来源:bt365手机客户端 2015-06-05 08:06:00 信息索取号:82 点击:

开采禅茶

随着气温不断上升,明月山山脚下南惹村的茶园里,一株株生机勃勃的禅茶树在春风里摇曳生姿,漫山遍野的茶树已次第吐露新芽,催人采摘。


宜春禅茶中“宜春金片”与“仰山禅茶”在业内颇具名气。南惹村的茶园是著名的“宜春金片”的茶叶基地。早晨6点,在云雾缭绕的茶园里,包着头巾的采茶工们就开始采茶,纤细的手指在茶尖上飞舞,如诗似画。


据了解,制“宜春金片”茶每年只采头茬的芽尖嫩叶,金片绿茶只有春茶。由于“宜春金片”是高山茶种,种植地海拔高、气温低,茶树抽芽的时间往往比一般的茶树要晚些。清明前的绿茶是最好的茶叶,而清明前采茶这个规矩在“宜春金片”上却往往得不到体现。金片茶一般要等到立夏前后才有新茶可采。不过,今年气候温暖,“宜春金片”春茶比往年来得早,加之雨水充足和管护技术的提升,所以今年可以早一些采摘。


禅茶之妙


闻香品味


禅茶与其他茶品有何不同?不同就在于它的香与味。


每种茶叶都有自己的香型。比如,西湖龙井是板栗香,碧螺春是花香。而宜春禅茶由于它的生长环境与有机茶叶的各种物质的含量丰富,用不同温度的水冲泡,会产生不同的香味。所以也有诗称其香“悠扬喷鼻宿醒散”。


禅茶文化


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、采制、饮用的茶。主要用于供佛、待客、自饮、结缘赠送等。禅是一种境界。而宜春作为禅都,更加讲求“禅茶一味”,“禅”是心悟,“茶”是物质的灵芽,“一味”就是心与茶、心与心的相通。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,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相互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、相互影响,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,即禅茶文化。


宜春禅茶与古茶研究


宜春的禅茶向来以野生与古茶树为特色。


据《中国名茶志》记载,自宋朝起,宜春就有了“宜春金片”(金观音)。现在宜春禅茶实业有限公司正与宜春学院合作,开展古茶研究。据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自然环境学院教授丁永电介绍,目前,在洪江乡古庙村一带,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片清代的野茶林,现在他们正在以此为古茶标本,取其基因与现代茶叶相比较。希望能在茶型和口感上得到更多有益的资料,以进一步了解宜春禅茶的特性。


而对于那些文人们,唐代诗人刘禹锡的《西山兰若试茶歌》的出处更让他们感兴趣。“西山兰惹与现在的南惹村颇为相似,文中所描述的‘山僧后檐茶数丛,春来映竹抽新茸。宛然为客振衣起,自傍芳丛摘鹰觜。斯须炒成满室香,便酌沏下金沙水。’也颇像仰山禅茶的意境。希望有专家能关注并考证这首诗的出处,让我们也更能了解宜春的禅茶。”


《宜春禅茶赋》


谭绍堂


花开五叶,法度千年。三脉宜春,一宗仰山。良价观影,曹洞礼莲。希运棒喝,临济缘端。天下大慈化,禅心空普庵。靖安宝峰寺,奉新百丈山。马祖心佛,怀海农禅。丛林清规发源,宗门教理新篇。江湖古道险,沩仰父子传。理事如如,唱偈淡淡。


达摩面壁,慧寂修禅。普庵写经,苍生为念。化成隐唐韵,妙音接海天。相离性自见,茶饮心常闲。圆明不惑,澹泞无碍。禅茶一味,道人无言。仰山赏积雪,茶舍听流泉。栖隐祖庭,梵歌浅浅;云谷飞瀑,雷音绵绵。


茶香云雾里,禅心天地间。滔滔不持戒,兀兀不坐禅。酽茶三两碗,意在镢头边。春秋变幻,心性安然。正清和雅,仁爱慈善。抚琴歌细语,闻道敬香兰。明月语禅心,旭日开法缘。禅宗圣地名天下,宜春金片誉史典。


山水灵音,禅茶礼赞。自在就千意,随性滋万般。培植茗茶原生态,制作心法本秘传。茶质青翠,汤嫩味甘。和顺圆融,质香奇幻。半盏白茶知寒暖,一叶金片度大千。烟霞腾瑞紫,鸾凤舞祥丹。采精华之露绿,获佳茗于山巅。感恩共享,包容善缘。品禅茶启智,达佛道静观。金片缘法,素心相安。慈悲无尽,功德圆满。三生若水,万物皆禅。


偈云:吃茶去!